主题: 我的旅行笔记》之走进麻塘(亻革)家、石龙寨西家、探幽渔洞溶洞

  • 路上
楼主回复
  • 阅读:1996
  • 回复:4
  • 发表于:2015/3/25 15:35:43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三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龙场镇

  麻塘,位于凯里市区西北方向,隶属于龙场镇管辖。麻塘居住着一群头戴射日红缨帽的人,自称“(亻革)家”,传说是后羿的后代,他们散居在凯里西北鱼洞、龙场各乡,仅1万多人口。(亻革)家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不列入55个少数民族之内,是一个没有辨别的民族。在鄙人于天涯社区发贴《向你介绍黔东南》一文中把(亻革)家称为地57民族。
   (亻革)家最有特色的就是他们的服饰,他们的服饰女繁男简,(亻革)家的女式装束有如古代的将军,全身上下披挂起来威风凛凛,头上带着蓝底白面锈有祥云图案的帽子,象征蓝天白云,帽子顶部一圈红缎环绕相围,象征太阳,后面有四根红穗,象征万丈光芒,一只银箭插于红缎圆圈之中。我想,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蓝天白云之上的太阳被一之箭射中,这是从后裔射日的传说中而来。而他们的日常的装束相对简单些,从其颜色和样式上看,便有别于苗家。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只次走的三个地方麻塘、石龙寨渔洞溶洞都属于龙场镇,其中麻塘与石龙寨以一山为界,相距很近。这次探访属于“徒步穿越平良十里古峡、走进麻塘(亻革)家、石龙寨西家、探幽渔洞溶洞  ”旅程的一部分。继8月1日成功徒步穿越后,2日踏上前往麻塘、石龙寨、渔洞的征途。



景点 麻塘(亻革)家

    凯里乘坐到渔洞或者龙场的车,在麻塘路口下车,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麻塘,车费5元/人。
    早上9点到达麻塘路口。可以看见修建的门楼,上面刻画有以(亻革)家的一些民俗为背景的画面,两根门柱上分有“头戴 射日红缨帽羿人风采显神威”“身穿铠甲蜡染衣(亻革)家英姿展豪情”的对联,我想,这应该最能体现出(亻革)家的特点和风采。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沿着水泥修的康庄大道走进麻塘,在一个垭口处,可以看见背山而依的寨子,苍翠的树木点缀其间,给寨子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大路从寨子前穿过,把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跟寨子分开来,水稻长势喜人,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由于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特别的接待,所以没有刻意的为迎接而准备的一些仪式、表演之类,有的是处处的平淡,一种充满真实生活气息的安宁和平静。时不时可见干活的村民行走在田埂上、山坡上,一派其乐融融的山村生活劳作景观。
   刚进寨子,一个篮球场出现在眼前,一面临路,其他三面被民居包围着,正面的一幢有三层楼,看上去象新修的,木屋表面刚刷过桐油之类的东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往前走不远,岔开水泥大道,沿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石路向寨子里走去。(亻革)家的民居建筑明显与苗族的吊脚楼不一样,虽然都是依山而建,(亻革)家的民居建筑基本上都是落地式的,而且山的坡度相对不身很大,有些象黔东南地区的汉族民居,而苗族寨子依山成梯级上升,坡度相对教大,其最有特色得就是他们的吊脚楼了。
  游荡在寨子里,串过一座座民居,偶有几个人出现在我的镜头里,又很自然的走开了,看不出刻意的痕迹,她们头上红缨一闪一闪的,我注意到了一点,就是很多的中年妇女的帽子跟老年妇女的帽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老年妇女的帽子上那象征太阳的一圈红色的缎子,会用帕子包起来。后来通过了解才得知,这也是中年妇女和老年妇女的一个区别,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则还会在帽子顶端插银箭的地方包上红色的帕子之类的。所以很好区别(亻革)家的女子结婚与否。我没有拍到未婚女子的帽子,因为在寨子里没有遇见一个戴这样帽子的女子,不知道是没有不结婚的女子了还是现在的年轻女子平常不愿戴这样的帽子。
(老年妇女帽子)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年妇女帽子)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时候的麻塘显得很安静,一条看家的狗趴在地上慵懒的享受着阳光,另一条小狗不停的在它身边转悠,时不时的用嘴去拱拱趴着的狗的头,又用脚去抓抓它的背。趴着的狗很不耐烦的摔摔头、张张嘴再使劲的摇摇尾巴,又在温暖的阳光中睡去,把小狗惊开的同时,也惊起了正在觅食的几只鸡,警惕的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然后又继续低头觅食,阳光透过树荫的斑斑点点被微风吹的轻轻摇摆,知了不时的鸣叫在寨子里传去很远很远。
   鹅卵石路慢慢延展,时而台阶时而缓坡时而平路向山上蔓延。不远可见一个长方形的表演场,一面是山,三面建有飞檐盖瓦风雨桥式建筑。麻塘的表演场跟苗族的芦笙场相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麻塘的表演场中央没有苗族的图腾牛角柱及铜鼓等,其中央是一只正在振颈高鸣呼唤太阳的雄鸡图案,四周有蝴蝶文饰环绕。鹅卵石路面上最多的图案就是大小不一的太阳,一圈一圈向外散发万丈光芒。路傍山崖而行,走到尽头,在转一个弯继续绕着山前进。山崖边有竹木生长,一片苍翠。左手边是梯状稻田,几头牛在这个闲下来的季节里悠闲的享受着青草给它们带来的愉悦,看牛的村民也相互聊着天,远处山峦连绵,在阳光下雾气蒙蒙,宛如云端之上。
   好一幅美丽的其乐融融的乡村田园风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麻塘的村民很是友善,路途上有放牛的、挑着柴草回家的都主动和我招呼问候,我也还以他们发自内心最真诚的微笑。



景点 石龙寨

   路一直绕到山的那一面。远远可见气势雄伟的香炉山矗立天地间,一付不容侵犯的样子。近前的一座山峰下,有一寨子于青山绿树间出现,这就是石龙寨,居住着又一个56民族之外的人群——西家。鹅卵石路可以一直通往寨子里,其间有一岔路往山上发展,山顶上怪石林立,花草树木点缀其间,很具有些小石林风范。
   石龙寨是一个小寨子,有住户50多家,人口大约300人左右,居住在这样一个四面环山的美丽的地方,石龙寨内有很多的奇石,其中以“牛角石”“水牛石”、“姊妹石”、“将军石”、“碗架石”、“背崽石”“龙口石”、“龙麻石”、“摇雨石”、“老虎石”十座为代表,由此而以“石龙归位”之称得名石龙寨。
   一些问题很困惑我,什么叫“西家”?她有怎样的历史来源?又形成了怎样的民俗文化呢?    走进寨子,感受到的是一种安宁、一种生活的气息。有两个孩子在家门口嬉戏,院前花的影子在地面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寨子民居依着山坡修建,在山脚下有一口荷塘,盛开着娇艳的荷花,在阳光和青翠的荷叶的衬托下越发的显得美丽无比和光彩耀人。荷塘往上就是表演场,一般逢节日或者有团队来参观才有表演。所以,平常的日子,大家都在劳作着,寨子里显得很静,这样,才能觉出那种生活的真实。
   从表演场下来,遇上一个端着簸箕的老奶奶过来。
  她问我:“是不是有参观团要来啊?”
 “不知道哦,因为我是一个人来的”
   老奶奶说:“哦,从那里来得啊?要不要去我家坐坐?”
  我说:“谢谢啦,老。我四处走走就可以了,一会儿还回凯里呢。”
   于是一边给老奶奶挥手致谢,一边慢步向寨子外走。回过头来,看着老奶奶的背影走进家门。
   这是一些善良淳朴的人们,应该向他们表达我的敬意。
   顺着水泥路向前,可以看见一块巨石立于路边,约有6米高,在3米高处错开分层,石上挂一牌“牛角石”,这就是传说中的“会唱歌的牛角石”吗?仔细端详,却看不出什么究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也不象牛角啊,何来“牛角石”一说呢?
   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看到有放牛的老者,赶着水牛从一个泥塘里出来,走向另一个水塘,再用清水洗净水牛身上的淤泥,然后才赶着回圈.石龙寨有国家保护植物银杏树多株,这些树成了石龙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水牛洗澡的泥塘就在一株银杏树旁边。一个老者坐在塘边悠闲的抽着自制的卷烟,看着泥塘中正在洗澡的两头水牛。我走过去跟他聊起来,向他请教关于西家的种种,以解我心中疑惑。
   据他介绍,他们的祖先是以前雄距西北的西夏人,当蒙古成吉思汗西征时,西夏人遭到了空前的危机,为了不至于被灭族,再战争中保存自己,一路辗转迁徙到了江西一带,他们这一支是明朝年间从江西过来的,在这样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落脚,并融入当地的各民族之间。所以他们自称“西家”,又是一个与(亻革)家 一样有待识别的族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对于他们,我一直有个问题,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在户口或者身份证上怎样填写民族?他们不可能没有民族,也不可能是“西”族或者“(亻革)”族,那么现实生活中他们属于什么族呢?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有些懵,可能这是有人第一次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们往往以自己内心的信念为准,有时候反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一些切实问题。我最后得到的答案也是摸棱两可的“应该是苗族吧”。同样的问题也难住了一位在路边摘辣椒的(亻革)家老奶奶,她的回答到是很干脆,“不晓得哦”就覆盖了一切。当我问到“会唱歌的牛角石”的来历时,老者顿时一改刚才的窘状,绘声绘色的向我介绍起来。原来此石不是以形而名,而是以声而名,在石头上有很多的小孔,在石头内部纵横交错,相互串联。人上前用嘴吹气,会发出象牛角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故名“牛角石”,更因其吹起来象牛角在演奏乐曲一样,又冠以“会唱歌”的美名。
  老者抽完纸烟,站起来吆喝水牛上塘,准备回家。于是,我们挥手作别。看到傍边茂盛的银杏树,于是摘下几片树叶作书签,也算是此行石龙寨的纪念吧。 



 客栈

   走出石龙寨,门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公路,一条连接麻塘。一条水泥康庄大道,环绕一个圈,串起了麻塘和石龙寨两个不同民族风情的村寨。

   绕回麻塘,来到村头的那幢三层木楼前。这是一家客栈,老板姓袁,也是麻塘的村书记。他们家喜得孙子,正在办满月酒,门前的球场上还有好些(亻革)家妇女在喝酒,看情景,这是战斗仅余的人员,喝的正是酣畅淋漓的时候。她们喝酒都是用碗,难怪以前看到有文说(亻革)家妇女能喝酒。她们相互劝着,主人陪着客人,不停的给客人斟酒,客人一边说着恭喜的话,一边推辞着,最后的结果还是一仰头把酒一饮而尽。好一派农家的幸福生活景观。
   我走到门口,老板走出来,热情的招呼我进门。
   他家的堂屋隔成了几间,老板是一个喜欢收藏的人,在里面摆放着不同的工艺品和收藏品。有文革时期的画报、领袖像、书刊等,还有一些民族的乐器、劳作用具,最多的就是蜡染的民族的衣物之类的。在这些东西中,我发现有一对木制的青蛙,其口中含着一根长约25公分的木棒,木棒一头大一头小,青蛙背上有锯齿形脊梁,拔出木棒,手拿小端,让大的一端在锯齿形脊梁上摩擦滑动,会发出青蛙一样的叫声,栩栩如生,但是如果反拿木棒则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真的很佩服的前人的智慧。据老板介绍,这是他花了300元收藏来得。堂屋的正屋墙上挂着很多的(亻革)家的蜡染衣服,就是前面提及的“铠甲”衣,还有不少的奖状,老板的妻子是麻塘数一数二的工艺技术能手。墙上有一幅蜡染画很吸引我,画上一个小伙子背着心爱的姑娘,一边回头看着姑娘,陶醉在与心爱的姑娘在一起的幸福之中,姑娘两腿弯曲,面带微笑,含情脉脉的看着这个男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甜蜜。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参观完一楼的展厅,老板带我上到三楼。木屋里的二楼是老板家人住宅,三楼就是客房了。几个大大的房间,每间房里都摆放一张大床,所有的床单和被子都是干干净净的,还能在前面的美人靠上远远的看风景,环境特别的优美。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建议老板把这样的房间保留2个左右,其他的房间可以摆上两张单人床,这样更合理,也方便结伴游玩的游人。在网上看到过关于麻塘住宿的介绍,他们建议自带睡袋,现在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了。麻塘现在有客栈4家,环境和卫生等方面都是很好的,客房与主人家住的在一起,游人也可以在主人家吃吃家常饭菜。
   因为经常有朋友咨询关于黔东南的旅游事宜,所以我问老板要了***,以方便以后有朋友来带他们玩。
   下到一楼,老板拿了一塑料袋装的红皮鸡蛋给我,共有四个,这个是不能推辞的,我欣然接受,并再次恭喜老板喜得孙子。本来他要留我吃饭再走,我说我还要到渔洞去看溶洞,然后回凯里。
   告辞袁老板,出得门来,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老外雄赳赳的走进寨子来,这也是我今天看见的第一对也是唯一的一对游人。我们微笑着招呼,然后擦身而过,几许各自的旅程。



景点 渔洞溶洞

      下一站是渔洞溶洞。走出麻塘,坐上前往渔洞的中巴,大约15分钟到达。渔洞属于龙场镇,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
   下了车,走过一座小桥,顺着渔洞监狱医院门口的路沿着河流向上游行走,路在山谷间盘旋前进,大约3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溶洞。
   走在去溶洞的路上,沿着小河的峡谷前进,两边峭壁屹立,林木葱郁,青竹飘舞,不时有鸟鸣传来,还有知了在叫个不停,偶有山风带来一阵凉爽,真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唯有河流中那黄色的水和被侵蚀了的石头,与满目的苍翠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了极度的不和谐,有些大煞风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是一条尚未完工的公路,一路上不是很平坦,有些崎岖,越接近溶洞,路上的石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导致车辆不能通行.
    一块很大的石头横亘河中,形成一块跳石,跳过去不远,可见树丛中有一座屋子,旁边有一铁索踏板桥,往上几十米是一座水库大坝铁索桥对面的树林下有一个洞,前面是水泥筑就的平平的场地.这就是渔洞溶洞了.
    渔洞溶洞以前曾经有开发商来投资开发过,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又搁浅了,造成现在的状况.
    走到洞口,发现被铁栅栏封锁起来了,只能看见洞内几米的的距离,其他都是黑漆漆一片.洞口与外面相隔在一米范围内,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一边凉爽宜人,一边炎热正盛。坐在洞口享受着凉爽,有不愿意离开的念头,要是整个夏天都能这样该有多好啊!
    坐了片刻,想来此次是看不到溶洞了,探幽溶洞的计划不是失败了吗!?于是准备起身返回。出的洞口,视野顿时开阔,竟然发现左手边的铁索桥附近的几级台阶上坐着一位(亻革)家的大妈,正在用柴刀削着手中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竹子。真是身处幽静不知人来到,坐在洞口的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来到这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交谈,才知道大妈是这里的临时管理员。由于开发商人离去后,这里还是有几个人在看守,整天无所事事,于是就请了一个大妈在这里作临时的看守。
    大妈说可以进洞参观,我很高兴,这一趟还是没有白来。大妈说要交20元的门票,后来我给了大妈15元得以进入溶洞。大妈去那边的屋子拿来矿灯,指引着我走进溶洞。
    大妈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人和解说员,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解者,这里是犀牛的上颚、这里是犀牛的下巴、这里是擎天一柱、这里是猴子拜佛、这里是万里长城。。。。。。
    我都快跟不上大妈的步伐,因为这奇特的地方吸引了我。高高耸立的石柱,倒垂而下的石笋,地下河的潺潺流水声在洞里四处传播。矿灯只能照见前方不远的地方,一边欣赏还要一边看路,不要摔了。这是没有开发完整的溶洞,没有那种灯火辉煌的大气,却因为黑暗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更加的引人入胜啦。
   跟着大妈这样在冷清黑安的洞中行走,时而涉水而过,时而拾级而上,时而盘旋沿石柱转圈。围绕在身边的都是冰冷的钟乳石,在黑暗中让人生畏又让人好奇,很容易突然间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洞中转悠了约有半个小时,我们从另一边的一个小的洞口出来,到了铁索桥的这一边。看着外面的阳光明媚,青山绿水,才知道溶洞里真是别有洞天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出来溶洞,返回渔洞,乘车回凯里。
   此次的活动圆满结束。
  
  • 杨武红
  • 发表于:2015/3/27 14:25:35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辉哥球打得好,写作也是那么牛哦!
(0)
(0)
路上
路上: 辉哥?你是不是认为我是姜辉啊!姜辉的球确实是打得好。我也很羡慕很佩服,可惜我不是他
杨武红
杨武红: 回复 路上:你不是,那你是谁呀?怎么这么像?
路上
路上: 回复 杨武红:但是我认识姜辉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