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观苗族传统村落 听芦笙传说故事

  • 木叶青
楼主回复
核心会员核心会员
  • 阅读:3833
  • 回复:8
  • 发表于:2015/1/5 17:58:45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三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观苗族传统村落  听芦笙传说故事
                                                图/文 杨遵华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应良上雅中村委的邀请,一大早,我与写作学会的同志一行10余人赴雅中采风。
    腊月的温度早有几分寒气,可今天非常奇特,久阴无阳的冬日,却阳光普照,暖风吹拂。这天气的变化,使我们异常兴奋,在车内谈笑生风。小车盘旋在蜿蜒的大山公路上,我们不时环视车窗外:大山在初露的晨光照耀下,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山间层层云雾缭绕、升腾,千万缕阳光从山顶的树缝中射出,照在一片片镶着冰霜的田间地头……,我们徜徉在水彩画卷中,数次停车流连,不仅品读这大自然的美景,还举起手中的相机将一幅幅画面摄入镜中。
    上午九时许,我们到达目的地——雅中,在村委的热情接待下,我们痴迷地观赏这被国家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之古老村落。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苗寨,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还居住着古老的木屋,且都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个“厂”字形的土台,木屋就建 在“厂”字平台上,其建筑格局中: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在木柱上配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几十个平方米。屋顶大多数是盖小青瓦,尚存一小部分盖着杉木皮,别具一翻特色。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与就餐。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当然就是用横栏与站条制作的“美人靠”了。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整栋木房不用一钉一铆,全为柱、枋穿错而就,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从下往上看,形如空中楼阁。值得一提的是,苗家吊脚楼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们通过外出打工或种、养殖,渐渐富了起来,有了钱便有了新建房屋的行动,几栋砖房高耸寨中,大有鹤立鸡群之势,对“传统村落”很不协调。如何保护好“古民居”,打好三穗唯一的一张“中国传统村落”的名牌,还须县、乡、村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拿出保护方案和措施。
    雅中村寨,每家屋侧或屋后都有大小不等的空地,用于晒谷和室外活动,有的还栽花种树。寨前树下放有大石头,当作休息的凳子,由于今天太阳好,好多老人都坐在石凳上晒太阳,侃侃而谈,在闲谈的人群中,我意外地看到了刚退休几年的吴应模同志。几年不见,岁月除在应模的头上增添了几丝白发外,其他还是原来的样子,脸色红润,脚手有力。我俩一见如故,亲切地攀谈起来,讲完了家庭生活琐事,便进入了我采风的正题,我想知道村民们的大凡小事以什么为乐,他不假思索地说:“那就是吹芦笙了”。然后,他津津有味地款起了“芦笙的故事”。

    芦笙,我们苗语叫“嘎(ga)”,吹芦笙,叫硕嘎(shuo ga),芦笙是用竹子、杉木、铜簧片制成的一种吹奏乐器。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祭祀、娱乐、婚嫁、节日等等活动,都要使用芦笙,吹芦笙曲,跳芦笙舞,这已成为我们苗家根深蒂固的节日习俗。
    芦笙源于一个优美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个美丽的苗家姑娘阿榜被一只成了精的老鹰抓进了一座大山的岩洞。寨上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叫茂沙,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翻过九九八十一座山,找到了老鹰岩洞,听到了阿榜姑娘凄凉的哭声,茂沙手持利剑冲入洞中与老鹰斯杀,从早上打到下午,从洞内打到洞外,老鹰渐渐不支,转身飞逃,茂沙张弓搭箭,将老鹰射死,老鹰掉下影化成了一座岩山,就是现有离我们村子十里开外的“老鹰岩”。
    茂沙救出了阿榜,并送给她一支竹竿,嘱咐她在遭灾受难时吹响竹竿,他就能随时来帮助她,从此,阿榜爱上茂沙,于是便邀约苗族青年一起吹响竹竿,当茂沙到来时,大家便跳起深情的竹竿舞蹈,后来阿榜和茂沙结成了夫妇,这支竹竿就是芦笙的前身。在《苗族古歌》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茂沙去砍竹,拿来做芦笙,吹来才成句,阿榜才喜欢,阿榜才高兴(茂沙是传说中苗族的男始祖,阿榜是是传说中苗族的女始祖)。
    好一个传说故事,原来芦笙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应模接着又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也有了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十二管的,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曲调多种多样,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外,现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使之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其更加委婉动人。
    在芦笙堂吹芦笙,一般为6支同吹,踩(跳)芦笙的姑娘数十、数百人不等,她们随着芦笙曲翩翩起舞,尽情欢跳,场面壮观动人,形成银色海洋,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应模接着又讲起“唱歌跳舞”的传说故事。
    歌舞,苗语叫“向尕(xia ga)”,古时候我们苗家人本不会唱歌跳舞,逢年过节冷冷清清,日子过得像炒菜没有放盐一样淡,怎样才能使寨上热闹起来呢?人们听说天上的神仙会“歌舞”,于是大家公推热心替众人办事的金毕上天去买“歌舞”。金毕登上了平天坡,翻过了仙界岭,到了天上,金毕在天上看神仙们“歌舞”入了迷,忘记了买“歌舞”的事。地上的人们等不及了,又派相金、相银和古赛老人一同上天去找金毕,他们一同去向神仙讨“歌舞”,神仙说:“只要你们拿得动,尽管拿好了。”他们拿三百两银子谢了神仙,把“歌和舞”捆成一挑,轮流挑着回来,古赛老人也争着挑,他们来到天地相连的仙界岭,古赛老人脚底一滑,从半空中掉了下来,人被摔死了,“歌舞”也掉到了河里。金毕、相金、相银回到家,把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了人们,大家埋葬了古赛,又一齐下河捞“歌舞”。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水獭告诉人们:“歌舞”已淌到河下游的深潭去了,在水獭的帮助下,终于把“歌舞”捞了上来,人们有“歌舞”非常高兴,小伙子步履轻快,姑娘们身轻如燕,天天伴着芦笙跳啊,唱啊。后来,为了纪念古赛,将“歌舞”分成了三段,送给侗家一段,留下两段,从此苗家、侗家都有了“歌舞”。
    现在,我们苗家人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都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姑娘能不能跳芦笙舞,成为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芦笙舞是苗家人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
    听完了应模讲的芦笙故事,我如醉如痴,被故事中的情节所陶醉,是啊!苗族是一个既经历深重灾难,又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芦笙舞表现了苗族人民温和娴静的性格,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凸显着苗族人民古老而绚烂的美感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烂漫的山花,应世代传承,更要发扬光大。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2014年12月30日于三穗
  
  • 邛乡♀僻壤
  • 发表于:2015/1/5 22:11:23
  • 来自:贵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还有这样的很多习俗也很有意思,可以去全面的做些了解!
来自手机版
(0)
(0)
木叶青
木叶青: 这是哪里呀?
  
  • 小编穗穗
荣誉会员荣誉会员
  • 发表于:2015/1/6 2:55:02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雅中这么漂亮啊。
(0)
(0)
  
  • 英红摄影
  • 发表于:2015/1/6 9:39:25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神奇的地方
(0)
(0)
  
  • 甜蜜乡村
  • 发表于:2015/2/2 14:51:26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长,字数很多,希望能让外界多指导,如果不知道,至少三穗的本地人会知道,大家多宣传,我相信,雅中更美好。
(0)
(0)
清茶淡酒,饮而醉之!
  • 沙漠海
  • 发表于:2015/2/6 13:06:24
  • 来自:贵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觉砖房与周边的木房格格不入。但照片的确很美
(0)
(0)
阴差阳错,只能默默承受!
  • 竹 紫 青
  • 发表于:2015/2/6 23:13:28
  • 来自:贵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木房需要ZF出台保护,要不了几年木房就变砖房了。
(0)
(0)
俩我从小玩起大,白果树下伴家家。
青树塘边来玩耍,犀牛岩上洗脚丫。
  • 甜蜜乡村
  • 发表于:2015/2/9 21:45:00
  • 来自:贵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清茶淡酒,饮而醉之!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